精选
暴雨来袭,牢记安全指南,守护生命财产安全
资讯2025-08-0516200
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,极端天气事件,特别是暴雨,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剧烈,暴雨不仅可能导致城市交通瘫痪,还可能引发山洪、泥石流、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,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,在面对暴雨来袭时,我们有必要牢记“10要10不要”的行为准则,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,10不要不要冒险涉水:暴雨过后,道路积水往往很深,盲……...
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,极端天气现象,尤其是暴雨,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剧烈,暴雨不仅可能引发城市交通瘫痪,还可能触发山洪、泥石流、城市内涝等一系列自然灾害,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,在暴雨来临时,我们应当牢记并践行“10要10不要”的行为规范,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。
10不要
- 不要冒险涉水:积水区域往往深不可测,盲目涉水可能引发车辆熄火或陷入险境,切勿侥幸心理,冒险穿越积水。
- 不要在易积水低洼处停车:此类区域积水风险高,一旦水位上升,车辆可能遭受严重损失甚至报废。
- 不要停留在山谷、河滩或低洼地带:暴雨期间,这些地方易发生积水,同时面临山洪、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。
- 不要在山体滑坡危险期内进入山区:暴雨易致山体松动,滑坡风险随之增加。
- 不要盲目听从非官方信息:在紧急时刻,应信赖官方发布的信息和预警,避免因误信谣言而造成恐慌或采取错误行动。
- 不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游泳或进行水上活动:暴雨后的水域复杂多变,风险极高。
- 不要忽视电器安全:暴雨可能引发电线短路、漏电等问题,增加触电风险,非专业人士切勿在雷雨天气检查或修理电器。
- 不要在雷暴天气下使用无线电话或上网:雷电可能通过电线或信号线进入室内,威胁人身安全。
- 不要忽视个人防护措施:户外活动时,应穿戴遮阳帽、雨衣等防护装备,减少雨水对身体的损害。
- 不要独自滞留户外:尤其是老人、儿童和体弱者,应尽量留在室内安全区域。
10要
- 要保持冷静:面对极端天气,冷静应对是关键,避免恐慌和盲目行动。
- 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: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的天气状况和预警信息,做好提前准备。
- 要提前准备应急物资:如手电筒、备用电源、食物、饮用水、急救包等,以备不时之需。
- 要检查并加固住所的安全:确保房屋无漏水、无损坏,清理排水沟和屋顶杂物,预防积水。
- 要保持通讯畅通:确保手机电量充足,并保存紧急联系人信息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求助。
- 要关注自身健康:暴雨期间湿度大、温度高,注意个人卫生,预防疾病传播。
- 要学习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:了解如何在暴雨中进行自救和互救,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。
- 要检查家中电器设备:确保电器设备安全可靠,定期检查以防老化或损坏引发意外。
- 要进行安全演练:家庭成员可进行模拟演练,熟悉逃生路线和应对措施,提高应急反应能力。
- 要与邻居和社区保持联系:在紧急情况下,相互照应、提供帮助,并关注社区公告板上的紧急信息,及时响应。
遵循“10要10不要”的行为准则和生活习惯建议,我们能够更有效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,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,希望每个人都能认真学习这些建议,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和谐的社会环境。
版权声明:如发现本站有侵权违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yrdown@88.com举报,一经核实,将第一时间删除。
相关推荐
暂无记录
发布评论